close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台南房市爆夯,不僅各大建商多案齊發,也讓房仲交易市場一片火熱,台灣房屋超前佈署,領先同業率先於安南區九份子重劃區插旗,擁有十年房仲經驗的林志豪,加盟入主成為青年頭家,「台灣房屋九份子加盟店」11月7日正式開幕,成為九份子重劃區內的第一間房仲門市。

檢視相片
台灣房屋搶頭香!台南九份子首家房仲開幕

台灣房屋加盟事業總部總經理林培雯開幕致詞時表示,「林志豪店東把回饋客戶做為首要經營哲學,只要是委託他出售的物件,不僅自掏腰包將房屋粉刷整新,委託期間的水電管理費還由他全額包辦,屋主不需額外花費,就能創造房屋附加價值,雖然捨棄了一點利潤,卻能提升買賣雙方與他個人的服務價值,三方得利,而這正契合台灣房屋訴求親善、共好的企業理念,我們除了替所有加盟主打造一個完善的事業舞台,也相當榮幸能與如此擁有正能量、高熱誠、以親善服務為首要價值的夥伴,與我們成為一家人。」

身為七年級生的林志豪,用累積多年的房仲經歷與專業思維,選擇加盟台灣房屋做為創業新舞台,他說:「台灣房屋與同業品牌關係友好,買賣物件流通彈性,無跨品牌聯賣限制,對業務開發來說是一大利多,台灣房屋卓越的品牌文化,擁有完善卻不刻板的管理制度,與我對事業的經營取向相當契合,有這樣的企業資源做後盾,勢必能幫助事業一路長紅。」

九份子重劃區不僅是台南房市熱區,也是全台首座低碳示範社區,近年受台南科技工業區、台江國家公園以及台江文化中心等建設加持,人口成長飛快,從滿布魚塭到如今各大建商進駐推案,吸引來自南科的工程師成為住戶,也催生出台南第一所國民中小學,也是首座鑽石級綠建築永續生態校園;搶先在九份子佈局,台灣房屋九份子加盟店店東林志豪說:「放遠眼界、逆向操作,我不去與大家爭搶大餅,而是看準九份子的未來就是另一個善化區,搶得先機就是商機,在北外環道路完工後,10分鐘車程就能抵達南科,結合各項發展利多,不少南科工程師已經把置產目光,鎖定在九份子這樣的全新重劃區。」

檢視相片
台灣房屋搶頭香!台南九份子首家房仲開幕

客戶常稱林志豪為「沒問題先生」,源自於他擁有高超的問題解決能力,他曾創下一天內就成交土地買賣的紀錄,早上與賣方簽委託,中午下斡旋,經由他與所有權人指派的代表協商,晚上就順利成交;曾經全台南房仲都無法順利成交的建物買賣案件,因早期產權註記問題,他努力用一個月時間與四名所有權人交涉,跑遍政府各局處,研究法律條文,用不同的觀點角度,找出解套方法而順利成交,林志豪套用馬雲的名言說:「大家通常很會找問題,但人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,解決了才能往前進,要聰明工作,不是盲目而勞碌,能讓買賣雙方都能獲得更滿意的服務,好口碑就能帶來商機,想到九份子置產,找我準沒錯!。」


資訊爆炸時代,社會亂象也多,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,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,新頭殼特別與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,推出三個專欄,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,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,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: 《愛情紅綠燈》: 每月 3, 13, 23 日刊出 《親情芬多精》: 每月 6, 16, 26 日刊出 《職場多巴胺》: 每月 9, 19, 29 日刊出

閒暇時和同事聊天,講到小時候看的連續劇內容,同事說:「以前看這些戲都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,前一陣子拿出來重溫,突然覺得那些戲裡、小說裡描述的感情都好濃郁、好激烈。」

回顧自己的經驗,似乎也是如此,在還沒有踏入一段親密關係前,總反覆看著一些電視播放的浪漫喜劇,憧憬著未來若自己能擁有一段感情就該是這樣進行的;於是,終於進入關係中,總在很多特殊時刻(諸如:生日、情人節、交往紀念日等),期待另一半能安排一些驚喜,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想像時,巨大的失落就慢慢累積成「他可能不夠愛我」的猜疑,最後關係慢慢走向完結,帶著最初的憧憬和對感情受挫的懼怕,再走進下一段關係中。

想起了一個來做感情諮詢的朋友,他提到自己總認為「情侶就是應該要每天見面」,於是他在第一段感情中只要聯絡不上另一半,他就覺得對方對感情的投入不像自己那麼深,當對方以「他太黏」為由離開他時,他充滿了憤怒覺得對方一定是愛上了別人;到了現在這段關係中,他雖然仍期待另一半能夠每天空出一些時間來陪伴自己,他的這一任仍然無法配合,但他這次擔心對方離開,於是一邊帶著對另一半愛不愛他的懷疑,一邊不斷地討好對方而不提出自己的需求,最後在關係中就變得很善妒,他也因為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而有了很大的痛苦。

家族治療大師,Virginia Satir女士曾提出「規條」的概念,所謂「規條」,指的是我們認定生活中必須遵守、較無彈性的價值觀;很多時候我們對感情、對另一半的不滿,都來自我們對感情的規條,這些規條可能由我們接觸的文化(像是幼時看的戲劇、小說)型塑而成,也可能複製自我們的原生家庭。

在關係中,去覺察自己對感情的規條,諸如:「愛我就應該要…」、「身為對方的伴侶,我必須要…」、「情侶本來就該是…」等等,可以讓我們覺察到:事實上,親密關係不是僅有一個樣貌的,透過覺察、願意改變和反覆實踐,我們也才能慢慢將這些僵化的規條變成有彈性、可選擇的生活指引,就像是:我能理解「情侶一定要時時相伴」是我的期待,期待落空時我能允許自己有失落感受,但不被這樣的感受影響而對另一半妄加判斷,而是去跟他核對我的想法。

看到並摘下自己為感情戴上的有色眼鏡,雖然我們並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,甚至仍會在關係中有受挫、失落等感受,但我們能更踏實去面對在愛中遇到的困境,也能在負面感受出現時更有彈性地做出選擇。

文/趙奕霽臨床心理師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 

(本專欄由新頭殼與臺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uliopackarp 的頭像
    juliopackarp

    鬱宜中其他寵物食品的生活日誌

    juliopacka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